作者:林鴻慶  醫師

阿慶醫師小教室:

最近一位以前的鄰居帶著家人來我的門診就醫, 因為病人長期咳嗽有痰, 而且越來越瘦, 剛開始自己去藥房買成藥吃, 但沒好轉, 家人為此還帶他去收驚, 最後終於想到還有西醫可看, 於是就把他帶來我的門診, 在經過詳細問診及身體評估後, 我決定先幫患者照張肺部X光片, 看了X光片, 我的心裡就有譜, 當下先請病人戴口罩, 驗痰, 果然不出我所料, 痰液檢查是結核菌! 一聽到是肺結核, 我的鄰居粉吃驚, 緊張地問了好幾個問題…. 肺結核不是已經消失了嗎? 肺結核是不是藥要吃一輩子? 碰到他的人怎麼辦? 病人要不要把他關在醫院裡? 我就一一的解答來安撫他不安的情緒。

肺結核不是已經消失了嗎?

不是! 結核病是種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 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其實每年都有病例, 只是各地病例數不同, 根據疾管署的統計, 今年到二月份為止, 彰化縣新發生的肺結核病人就有67位! 一般來說, 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肺結核是不是藥要吃一輩子?

不用!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 它不是病毒、不是癌症、更不是遺傳引起的, 所以它是可以治癒的, 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一起治療下, 持續服藥至少6個月以上即可完全治癒, 另外肺結核還有特殊的治療方式: 都治計畫–世界衛生組織強力建議每一位結核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都治計畫」), 藉由訓練過的關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  關懷結核病個案服藥治療過程, 提高治癒的成功機率。

碰到他的人怎麼辦?

別太擔心! 並不是路人甲碰到結核病人(又稱為指標個案)一次, 路人甲就屬於肺結核接觸者, 通常醫療上講的接觸者是有兩大類: 一、 與指標個案共同居住者。 二、 與指標個案於可傳染期間 1 天內接觸 8 小時(含)以上或累計達 40(含)小時以上之接觸者。這些接觸者就必須接受肺部X光片檢查、皮膚測試、抽血檢驗, 來確定是否感染到肺結核或潛伏期肺結核。

病人要不要把他關在醫院裡?

不一定! 對於高傳染性的病人會建議住院隔離兩個星期, 只要規則服藥治療2週後, 傳染性大降90%以上, 幾乎不具傳染性, 如果病人想居家隔離, 就要注意居家通風、採光好, 教導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摀住口鼻, 咳出的痰液立即由馬桶沖走, 用餐時要使用公筷母匙。

拉拉雜雜的講了這些, 鄰居終於安心地把家人帶回家居家隔離並按時吃藥! 倘若您還有不了解的地方, 就來胸腔科門診做專業的諮詢吧~

Comments are closed.
Social Share Buttons and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