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仁德 醫師
根據統計成年人超過三十歲以後,百分之八十的人平均一年至少有一次以上的急性腰酸背痛的經驗,大部分的腰痠背痛多半是由於脊椎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的痙攣或發炎所引起。接受症狀治療,三四週以後幾乎都可以改善或治癒。
但若是結構的原因,如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引發的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椎間盤退化引起脊椎關節的不穩所引起的麻痛。則須進一步的檢查,必要時還須考慮到手術的治療否則無法改善的腰痠背痛及神經壓迫症狀。否則繼續惡化足以讓人離開原有的工作崗位,令人可惜!
- 腰酸背痛的原因:
人體的脊椎由25節,頸、胸、腰椎組成,再加上腰背的肌肉,使得人得以挺直。而腹肌及骨盆的肌肉協調作用,使脊椎得以向各個角度活動。椎間盤則有避震功能,脊椎管及椎弓有保護脊髓的功能。
而上述的結構中佈滿著神經,當我們不當使用脊椎,就會造成上述結構的受傷。例如:久坐或久站,坐、站或躺的姿勢不良、搬重物、床鋪太軟、懷孕、穿高跟鞋、咳嗽等都可能引起腰痠背痛。當然脊椎的老化、骨質疏鬆也是造成腰痠背痛常見的原因。 - 哪些人容易腰痠背痛:
那些從事久站、久坐或需長期彎腰搬運重物的工作者,如店員、辦公人員、司機、搬運工人等最容易引起腰痠背痛。這些疼痛的部位,性質及程度常因人而異。疼痛時間可能由數天到數月,部份則可能包含下背中央或側邊,也可能延伸到單一側的臀部、大腿、小腿或足部。當然有合併長時間麻木則為另一不好的現象,而上述症狀都可以因為臥床休息,改善不良姿勢,加上熱敷或藥物的治療,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反之若仍不改善姿勢、不休息,不治療則會加重病情。 - 腰痠背痛的治療:
- 臥床休息→急性期,ㄧ至三天為原則。
- 束腰或背架→可減少脊椎受力,但連續使用不要超過三週,以避免造成肌肉萎縮。
- 牽引→神經壓迫者必須由物理治療幫助病人
- 冷熱治療→急性前ㄧ兩天要冷敷,有止痛及消腫作用,而熱敷則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循環及增加組織復原能力。
- 藥物治療→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藥為主。
- 改善姿勢及工作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ㄧ環,如此才能真正除去不良的因素
- 運動療法:此為治療腰痠背痛最有效也最需強調的方法,經由每天三十分鐘以上的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或騎單車。可增強肌肉的柔軟度與強度和關節的活動度,讓腰痠背痛減少發生。
- 手術治療→適用於神經壓迫,脊髓狹窄或椎間盤退化引起的疼痛或麻木。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採用,目前本院採微創脊椎手術,其安全性及成功率均令人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