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護心指南,如何讓心血管平安過冬?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心臟疾病已成為台灣的第二大死因,每22分鐘就有1人因此喪生,腦血管疾病則位居第四位,顯示心血管健康問題對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尤其在冬季氣溫驟降時,冷空氣會刺激血管收縮,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的風險。專家指出,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以及老年人是高危險族群,在冬季更需要做好心血管健康管理,以降低疾病風險。

在寒冷的早晨,氣溫降低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可能引發心絞痛或其他急性心血管問題。因此,建議起床後避免快速起身,給身體充分的時間適應溫度變化。可以在床上稍微活動四肢,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血壓突然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

保持心血管健康,飲食習慣方面非常重要。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鯖魚、秋刀魚或鮭魚,這類脂肪酸有抗血管發炎的作用。同時,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空心菜和菠菜,這些蔬菜不僅富含膳食纖維,也有助於促進膽固醇代謝,此外,適量攝取堅果,如杏仁或腰果,每日以不超過一湯匙為佳,以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減少高鹽分和高脂肪的食物,例如鹹酥雞和泡麵,以降低血壓升高和膽固醇堆積的風險。

在寒冷的環境下,若飲水不足,容易使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因此建議多喝溫熱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飲品方面,可以選擇喝無糖茶或薑茶,這些飲品能幫助暖身並促進血液循環。早晨或外出時,建議隨身攜帶保溫杯,確保能隨時補充溫熱飲品。

運動則應適度進行,避免過度激烈的活動,特別是在氣溫較低的時候。建議選擇瑜伽、室內健走等溫和的室內運動,或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進行戶外活動,以減少寒冷對心血管系統的威脅。

穿著保暖也不可忽視,特別是手套、厚襪子等能保護四肢的衣物,對於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至關重要。同時,避免在寒冷的環境中進行突然的高強度活動,例如搬重物或劇烈活動,這可能會瞬間增加心臟的負擔,帶來潛在危險。

面對冬天早晚溫差大的挑戰,透過健康的飲食選擇、適當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更要注意日常細節,為心血管健康築起一道穩固的保護屏障。

 

營養訊息-寒冬護心指南

Comments are closed.
Social Share Buttons and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