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單列式電腦斷層掃描儀(SDCT)
多列式電腦斷層掃描儀(MDCT)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 tomography, CT)與一般X光攝影相同,透過X光射線照射經由人體對射線產生衰減後,經由偵檢設備檢測而產生影像訊號後再組成影像,其中主要的差異是,X光攝影為平面式投射,而CT是以360度方式投射,因此能獲得軸方向(axial)的切面投射影像。
早期CT以較窄寬度的X光線準質儀與單一排偵檢器形成一傘型切面(圖1),X光球管每旋轉一圈即產生一張影像,礙於X光球管基架旋轉速度等問題,對於部分動態器官無法有效地獲得較佳品質的影像。近幾年來多列式偵檢器導入CT應用,較寬的X光射束限制與多列式偵檢器(圖2)的使用,使得掃描形狀變成錐形掃描,如4-8公分的組織或器官,可能在X光旋轉一圈且檢查床不動的情況之下,即可完成單一資料採集或完成檢查。

圖2、多列式電腦斷層掃描儀(MDCT)
多列式電腦斷層X光球管旋轉一圈約可獲得4-8公分(依機型而有所差異)大範圍資料,除了在胸腹部、腹部較長範圍檢查,可降低因病人配合度較差而引響影像品質之優勢外,更在掃描速度提升之配合下,可在1~2個心跳之內即可完成『心臟冠狀動脈檢查』,因而取代了MRI心臟掃描,甚至成為心臟支架放置前評估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
由於多列式偵檢器採用與檢查台在檢查過程中持續前進,以致形成如螺旋狀的影像掃描,而被掃瞄範圍內的每一個點在X光持續曝光及檢查台往前(後)亦持續移動,因此相同的點多次接受到X光照射,其影像則被每一排偵檢器所所偵測,因此影像訊號比傳統單列式螺旋掃描(spiral scan)多,而甚至被多數研究稱之為資訊過量(information overflow),因此,檢查單位開始改變檢查技術,如加大掃描時所使用弧距或降低X光曝露量。其中增加弧距會縮短掃描時間或降低X光曝露量,都會降低X光總曝露量,且影像品質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對於病人接受檢查的效益更有直接性的回饋在輻射曝露量的降低,因而發展出『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檢查』。
表1、電腦斷層常見組織CT值 | |
組織名稱 | CT值 |
骨骼 | +1000 |
凝固血塊 | +40 ~ +95 |
大腦灰質 | +36 ~ +46 |
大腦白質 | +22 ~ +32 |
腦脊髓液 | 0 ~ +8 |
水 | 0 |
脂肪 | -20 ~ -100 |
空氣 | -1000 |
對比劑的使用
一般的電腦斷層所產生的影像,由於組織與組織間或組織(器官)與病灶之間,對X光的衰減能力可能差異不大,在影像表徵上較難分辨(表1),診斷能力因而下降。因此,在某些病灶則需要透過靜脈注射含碘對比劑(Ionic Contrast Media),利用較高原子序數的碘(原子序數為53)來提高病灶與組織(器官)對X光的衰檢能力,而獲得較高的病灶與組織(器官)的對比影像。或許你會懷疑,當靜脈注射對比劑後,對比劑一樣同時進入組織(器官)與病灶中,如何產生較高對比的差異。沒錯,組織(器官)與病灶確實都會有對比劑進入,但你可能忽略了病灶即可能有更豐富的血管供應(如大部分腫瘤組織)或缺乏血管供應(如囊腫等),利用這二種供血機制即能產生高對比影像而獲得診斷(圖3、4)。
![]() 圖3、63歲男性肝硬化病人,CT未注射對比劑前左邊肝臟似乎有不明顯病灶存在。 |
![]() 圖4、病人在注射對比劑後,CT動脈相中可清楚顯示病灶之存在,經組織切片證實為肝癌。 |
如果您對於本科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問題,歡迎您於一般作業時段來電詢問,本科將有專人為您提供說明。
一般作業時段時間:週一 ~ 週五 08:00 – 17:30
員榮醫院 放射科
地址:彰化縣員林市中正路201號 電話:04-8326161轉2161
員生院區 放射科
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359號 電話:04-8383995(6線)轉30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