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榮快訊

【員生醫院承接彰化縣批發市場700多人疫苗接種 王縣長關心視察】

員榮醫療體系張克士總院長表示,身為醫療院所,不是只有治療病人,應善盡的社會責任,更希望能與公部門一起提前部署,預防任何疾病的發生。這段期間員榮醫療體系協助做了非常多PCR的篩檢及民眾施打疫苗,施打疫苗利大於弊,也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要盡快來施打疫苗。

台灣時報
https://reurl.cc/EnmXdK

觀傳媒
https://reurl.cc/qgpZeN

PeoPo公民新聞
https://reurl.cc/a9XayZ

中央社
https://reurl.cc/ZG21xM

聯合報
https://reurl.cc/1Y80RV

彰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s://reurl.cc/j86R0n

自由時報
https://reurl.cc/O06EyX

彰化人彰化事
https://reurl.cc/eEpWNL

公益頻道
https://reurl.cc/1Y809Q

疫情下最美的畫面!醫護、警消齊心抗疫 為愛與使命守護台灣

醫療副院長涂川洲提到,「在三級警戒之後,很多確診個案在各處產生,很多民眾被匡列,大量的湧入醫院,特別是急診室,醫院量能相當緊繃,我們成立了快速的篩檢站,來做大量的篩檢,找出感染源跟阻斷傳染鏈,我看到了很多醫護同仁,他們願意犧牲奉獻,即使是在自己的休假時間,只要需要幫忙就會馬上回來,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他們的使命」。

除了醫護人員,守在第一線防疫的還有警消人員,長時間在外奔波,與民眾接觸頻繁,不論是負責維護社會治安、防疫相關稽查或是防疫宣導等,都可以看到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影,不論是大太陽或是颳風下雨,他們都站在防疫工作最前線,醫護、警消齊心抗疫,為愛與使命守護台灣,成為疫情下最美的畫面。
EToday新聞雲: https://reurl.cc/noqWE2

【中時新聞網】3大胃部疾病恐是癌前病變!常熬夜吃宵夜者是高危險群

2021/05/17

中時新聞網
3大胃部疾病恐是癌前病變!常熬夜吃宵夜者是高危險群。(示意圖/Shuttersttock)
3大胃部疾病恐是癌前病變!常熬夜吃宵夜者是高危險群。(示意圖/Shuttersttock)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

(圖/今健康提供)
(圖/今健康提供)

●3大胃部疾病要注意!可能是胃癌前病變?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1.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

2.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

3.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恐致胃癌的危險因子。(圖/今健康提供)

恐致胃癌的危險因子。(圖/今健康提供)

●抽菸喝酒、濫用胃藥要注意!胃癌有哪些危險因子?

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

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

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

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

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

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中時電子報】清冠一號來了!員榮醫療體系免費提供彰化縣確診者服用

2021/05/27

中時
謝瓊雲
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取得「清冠一號」,將免費提供輕症確診者服用。(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取得「清冠一號」,將免費提供輕症確診者服用。(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員生醫院中醫部主任林親怡表示,清冠一號的關鍵成份,可減少「細胞激素風暴」。此藥為中醫師處方用藥,確診者仍須要透過遠距視訊看診後,才能給藥。(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員生醫院中醫部主任林親怡表示,清冠一號的關鍵成份,可減少「細胞激素風暴」。此藥為中醫師處方用藥,確診者仍須要透過遠距視訊看診後,才能給藥。(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員生醫院呼籲彰化縣新冠確診者可透過電話、網路或語音視訊等方式掛號後,完成遠距看診後,再請親友持健保卡代為領藥。只需給付掛號費,「清冠一號」由醫院免費提供。(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員生醫院呼籲彰化縣新冠確診者可透過電話、網路或語音視訊等方式掛號後,完成遠距看診後,再請親友持健保卡代為領藥。只需給付掛號費,「清冠一號」由醫院免費提供。(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目前員生醫院院內已有163盒清冠一號,將免費提供給新冠肺炎輕症確診者服用。(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目前員生醫院院內已有163盒清冠一號,將免費提供給新冠肺炎輕症確診者服用。(員生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等不到疫苗,「清冠一號」先到了!全台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炸,彰化縣累計已有111人染疫,疫情嚴峻程度僅次於雙北與桃園,為了力挺彰化縣抗疫,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取得「清冠一號」,即日起免費提供設籍彰化縣確診者服用,希望確診民眾能安心、早日改善病情。

張克士表示,對於確診病患,除了西醫在實證上的抗病毒藥物及免疫抑制外,中醫部分也經研究證實「清冠一號」的療效,並於日前獲衛福部緊急授權。目前「清冠一號」供貨吃緊,初步體系內已到貨163盒,後續也已再訂購500盒,盼能盡全力購得,以協助需要的鄉親。

「清冠一號」結合多種抗病毒中藥,是採用《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中,用於一般確診隔離病患使用的輕症方。根據研究顯示,清冠一號的關鍵成份,可減少「細胞激素風暴」,這個「風暴」是造成染疫者併發重症的原因之一。另外,其中的清熱解毒成份,如黃芩、魚腥草等,更有充分的實證支持,有效抑制病毒活性以及複製。

員榮體系總院長張克士表示,體系內員榮、員生醫院全力配合縣內篩檢等作為,也希望對確診民眾、甚至接觸者,能正向提升自身對抗病毒的能力。經與員生醫院中醫部研商後,決定對確診者免費提供「清冠一號」服用。

員生醫院指出,由於「清冠一號」為處方藥物,必須醫師診治,確診者可透過視訊、電話掛號,再採取電話、或LINE等視訊線上看診後,由中醫師問診後給藥免費給藥。確診者可透過親友等人代為持健保卡至員生醫院「藥來速」服務,給付掛號費後,即可免費領藥。每一盒「清冠一號」為一個療程、10小包,須遵照中醫師醫囑服用。

根據衛福部中醫藥司指出,「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與衛福部110年4月12日函頒「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中醫會診分期治療指引」之輕症方相同,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與初發作症狀者,非預防保健使用。

衛福部中醫藥司發出聲明稿中表示,該藥品類別為「須由中醫師處方使用」,核准製造期間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日止;呼籲民眾應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給予「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藥品,確診者切勿自行到中醫診所求診用藥,以免造成社區感染擴大。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蘋果日報】彰化員生醫院採購工研院正壓檢疫亭 醫護採檢好安心

2021/06/20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採用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採檢安全舒適環境。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和光合基金會發起捐贈組合式負壓隔離艙活動,獲民間企業響應,共募得80座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負壓隔離艙,並陸續運抵台灣。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也緊急向工研院採購「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安全及舒適的採檢環境,並已在月初啟用,也是彰化第一家採用工研院正壓檢疫亭的醫院。

彰化縣自上月14日爆發水果家族傳染鏈至昨天已有251人確診,彰化縣衛生局採快速、大規模匡列、採檢,甚至在確診者參加婚宴後,一口氣發動1300人採檢動員令,採檢醫院也由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擴大到各地區醫院共10多家,但有部分醫院仍在使用相當陽春的壓克力隔板採檢,讓醫護「心驚膽跳」,直呼「我們也好想要隔離採檢艙」。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採用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採檢安全舒適環境醫。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提供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採用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採檢安全舒適環境醫。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員榮醫療體系醫療副院長涂川洲說,醫院配合衛生局提供篩檢服務,一開始篩檢站為開放式空間,不僅採檢人員需全副武裝、忍受酷暑、汗流夾背,也暴露在風險中,該體系總院長張克士緊急採購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亭內維持正壓就能確保密閉性與隔離性,並能提供節能舒適的空調以及獨立潔淨的空間,大幅改善人員採檢的品質且提升採檢量能。

涂川洲說,員榮醫療體系在這波疫情以來已為1千多位民眾提供PCR核酸檢測,正壓檢疫亭不僅提供安全的採檢環境,採檢人員也無需穿著全套防護衣,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員生醫院急診醫師鄭柏鑫也表示,有了全新的「正壓檢疫亭」,輕鬆舒適多了,也不會因穿著全套防護衣需憋尿或是沒幾分鐘就汗流夾背,採檢人員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執行採檢工作,相當安心。(地方中心鄧惠珍/彰化報導)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採用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採檢安全舒適環境醫。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提供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採用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採檢安全舒適環境醫。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提供

(資料來源:蘋果新聞)

【聯合新聞網】戶外檢疫亭熱壞醫護 員榮啟用彰化縣第一個正壓檢疫亭

2021-06-04  
員榮體系添購正壓襝疫亭,今天啟用。圖/員榮提供
員榮體系添購正壓襝疫亭,今天啟用。圖/員榮提供
本土疫情依然嚴峻,各醫院都設置戶外篩檢站,天氣炎熱,負責相關工作的醫護人員身穿防護衣,無不汗流浹背,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率彰化縣各醫療院所之先,今天啟用「正壓檢疫亭」,提供醫護安全和舒適的採檢環境。

員榮體系配合彰化縣衛生局的防疫作為,在員生醫院設立戶外篩檢站,這波疫情以來已為約1300名民眾提供PCR核酸檢測,戶外開放式篩檢站雖然通風,但不可避免仍存在感染風險,而且近日氣溫升高,需全副武裝的採檢人員在烈日下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汗流浹背,苦不堪言。

員榮體系總院長張克士體恤醫護辛勞,緊急採購工研院研發的「正壓檢疫亭」,亭內維持正壓以確保密閉性與隔離性的安全裝置,並能提供節能舒適的空調和獨立潔淨的空間,大幅改善人員採檢的工作品質,提高工作效能,採檢人員也無需穿著全套醫療級防護衣,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員生醫院急診醫師鄭柏鑫表示,「正壓檢疫亭」比起戶外檢疫站的工作環境好,醫護不會因為穿著全套防護衣沒幾分鐘就滿身是汗,又黏又膩,也不會因穿脫不便而需憋尿,特別是採檢人員可以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執行採檢工作,醫護感謝院方的用心。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公民新聞】疫苗注射症候群看中藥 員生醫院:可舒緩不適症狀

〔記者林明佑/員林市報導〕全國同步開打COVID-19疫苗後,國內出現數起疫苗施打後出現血栓情形,不少人面對副作用產生怯步心態,然而醫師一再呼籲施打疫苗重要性,疫情指揮中心更在記者會中針對施打疫苗副作用公開說明,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等不良症狀,防疫需要全民共同配合。面對這些疫苗注射症候群,員生醫院中醫內科系主任吳莉瑩表示,中醫也依照臨床經驗,提供相關可以舒緩不適症狀的方式,讓症狀減緩不少。

疫苗注射症候群看中藥 員生醫院:可舒緩不適症狀(圖/員榮醫療體系提供,以下皆同)

吳莉瑩表示,目前臨床上,接種疫苗後服用中藥,可明顯舒緩不適症狀。常見治療中藥包含桂枝湯、葛根湯、荊防敗毒散、九味羌活湯、麻杏甘石湯、藿香正氣散、柴胡桂枝湯、柴葛解肌湯、大青龍湯……等。預防血栓,則可使用丹參、川七或其他活血化瘀方藥。 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接種疫苗後如何吃對中藥舒緩注射後症候群,民眾務必請找專業的中醫師辨證論治開立處方。

吳莉瑩提出相關患者案例分享,37歲吳小姐,疫苗接種後左頸緊,口乾,注射部位疼痛,開始使用中藥香包治療,頸緊緩解。搭配飲溫熱水出汗。無發燒、無肌肉痠痛。第二天食冰涼後,頸緊,身重痠痛,注射部位腫熱痛增加,繼續使用中藥香包治療,症狀緩解。31歲黃小姐,疫苗接種後開始服中藥(桂枝湯),其間出現發燒>38度,覆被出汗可解,但發燒反覆,心悸難入睡、關節痠痛,搭配中藥香包使用,症狀緩解,可入睡,關節痠痛減輕。

50歲陳女士,疫苗接種後開始連續服用中藥2天(葛根湯、荊防敗毒散、藿香加減),無明顯不適,平素偶發頭痛的症狀未加重。50多歲賴先生,疫苗接種後開始服用中藥(柴葛解肌湯、九味羌活湯、葛根湯加減),其間症狀除稍疲倦、第2天低燒37.4度外,無其他不適。

面對接下來疫情狀況,施打疫苗即將更加普遍情形之下,面對副作用的發生更會普遍,員生醫院中醫部主任林親怡表示, 臨床觀察接種疫苗後服用中藥,可明顯舒緩不適症狀。每個人體質不同,接種疫苗後如何吃對中藥舒緩注射後症候群,請找專業的中醫師辨證論治開立處方,以中藥處方來緩解副作用的症狀,也是不錯的良方。

最後,林親怡提醒民眾,疫苗前後需謹慎,寒濕痠痛不離身,溫補熬夜熱像生。飲食清淡腸胃穩,睡眠充足免疫增,熱水熱粥把汗滲,中醫診治病痛省。

【自由時報】疫苗「先打再說」? 員榮醫院籲:多重慢性病者應先評估

2021/06/18

AZ疫苗擴大75歲以上長者開打,因猝死日增,出現緩打潮。(記者陳冠備攝)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於6月15日擴大75歲以上長者開打,短短數日已有超過25人疑似施打疫苗後死亡,由於猝死原因不明,部分長輩已萌生緩打念頭。對此彰化員榮醫療體系副院長涂川洲指出,接種疫苗後部分民眾會產生發燒、倦怠、食慾不佳等狀況,對患有多重慢性病者容易產生影響,建議施打前一定要先與醫生審慎評估狀況。

根據各國接種AZ疫苗出現血栓等副作用現象,大多是集中在年輕族群,而這波擴大開打AZ疫苗卻是年長者猝死率高於年輕族群,這種死亡率偏高現象引起人心惶惶,究竟是疫苗本身副作用?亦或是多重慢性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導致併發症?疫苗是否「先打在說」引起民間討論。

員榮醫療體系副院長涂川洲指出,接種疫苗後部分民眾會產生發燒、倦怠、食慾不佳等狀況,對患有多重慢性病者容易產生影響,建議施打前一定要先與醫生審慎評估狀況。(記者陳冠備攝)

涂川洲表示,最近發生幾起接種疫苗後猝死案例,不少人質疑與血栓有關,但血栓形成最少需要3至7天以上,所以施打疫苗後馬上出現狀況,是否為血栓引起,還待時間研究證明,他反而認為,這類猝死案件恐與本身患有多重慢性病相關,因施打疫苗後,每個人本身狀況不同,不少出現發燒、倦怠、食慾不佳狀況,若患有多重慢性病者的血壓血糖因此劇烈變化,就有可能發生昏眩、嘔吐甚至休克可能,不見得都是血栓引起

涂川洲說,AZ疫苗發生血栓機率在歐美國家機率為百萬分之11至百萬分之15,在台灣只有百萬分之4.4,但目前台灣接種率未普及,還需時間研究,建議有血小板過低症狀、血栓病史或是曾注射「肝素」引起血小板低下等年長患者不適合施打,另外曾對施打其他疫苗(如流感)者產生過敏,施打前先評估,不適合就不要勉強。

涂川洲也說,疫情嚴峻,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但對有多重慢性病的年長者,家屬可先跟醫生溝通病史與用藥史,評估風險後是否暫緩施打,而不是搶到疫苗後「先打再說」,仍以審慎為前提。

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接種疫苗利大於弊,建議長者施打。(記者陳冠備攝)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中時電子報】打疫苗前使用藥物預防血栓副作用? 醫師:不建議

2021/06/17 

中時
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呼籲,打疫苗才能阻斷新冠病毒橫行,絕對利大於弊,對於打AZ疫苗有疑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透過就診或視訊診療、電話診療請醫師協助評估,確保自身健康安全。(員榮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新冠疫苗全台開打,彰化縣15日起在衛生所、醫院診所和大型接種站,針對75歲以上有預約的17400位長者施打疫苗;員榮醫院及員生醫院自15日起至19日,每日上午0830至1130時,依照核發之疫苗數,安排預約人員每日施打30人次。(員榮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新冠疫苗全台開打,彰化縣15日起在衛生所、醫院診所和大型接種站,針對75歲以上有預約的17400位長者施打疫苗;員榮醫院及員生醫院自15日起至19日,每日上午0830至1130時,依照核發之疫苗數,安排預約人員每日施打30人次。(員榮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新冠疫苗全台開打,彰化縣15日起在衛生所、醫院診所和大型接種站,針對75歲以上有預約的17400位長者施打疫苗;員榮醫院及員生醫院自15日起至19日,每日上午0830至1130時,依照核發之疫苗數,安排預約人員每日施打30人次。(員榮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新冠疫苗全台開打,彰化縣15日起在衛生所、醫院診所和大型接種站,針對75歲以上有預約的17400位長者施打疫苗;員榮醫院及員生醫院自15日起至19日,每日上午0830至1130時,依照核發之疫苗數,安排預約人員每日施打30人次。(員榮醫院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新冠疫情嚴峻,疫苗成為人人瘋搶的救命解方,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建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有疑慮可先就診請醫師評估,但不建議打疫苗前服用抗血栓或消炎止痛藥物,以免降低疫苗效果。

日本贈與台灣的AZ疫苗近在全台開打,不料卻陸續傳出長者猝死案例,也有民眾擔心會產生血栓副作用;陳裕峰強調,整體而言,打疫苗絕對是利遠勝於弊,請大家務必要全面施打疫苗,才能阻絕新冠病毒橫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施打疫苗的防疫作為刻不容緩,陳裕峰提醒,不建議民眾在施打疫苗前自行服用抗血栓藥物,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避免減低疫苗效果,如有疑慮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親自就診或運用現有的視訊診療、電話診療請醫師評估,確保自身健康安全。

依據目前資料統計顯示,施打AZ疫苗4天至28天後,若開始出現持續性頭痛、癲癇、腹痛超過24小時、下肢腫脹或疼痛或胸痛及呼吸困難等情形,均可視為血栓可能之症狀。

陳裕峰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有有血栓疾病史者,有較高機率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已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仍可施打疫苗,只要注射後做好「壓迫止血」,免得出現嚴重血腫。

針對有人認為打疫苗前先服用抗血栓藥,避免血栓發生;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治中心(CDC)建議,不宜使用阿司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形成,以免加重出血機率。

美國CDC亦不建議施打疫苗前,使用藥物來預防副作用,等真的有發生不舒服再用藥,尤其注射前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亦可能會減低疫苗效果。

#新冠肺炎 #台灣 #建議 #疫苗 #血栓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中華日報】員榮醫療體系贈員林警分局252件執勤反光背心

員榮醫療體系贈送員林警分局三百五十三件執勤穿著的反光背心。    (記者吳東興攝)

2021-06-16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平日除守護警察的健康外,更守護警察的安全,十六日特贈送員林警分局三百五十三件執勤穿著的反光背心,表達對平日辛勞維護治安的警察之敬意。

員榮醫療體系每年都會針對警察身體健康予以關懷,去年除致贈員林分局轄區各所血壓計外,更贈送交通指揮棒,讓警察同仁在執勤時安全有保障,今年因為疫情影響,警察同仁面對疫情肆虐,執勤安全性倍為艱辛,在得知警察執勤時必備的反光背心耗損嚴重,即購置三百五十三件警用反光背心,由副院長尹文國代表贈送給員林分局。

員榮總院長張克士表示,因為疫情嚴峻,除了醫護人員繃緊神經全力做好防疫工作外,同樣在第一線執勤面對民眾的警察同仁亦同樣冒著風險,努力投入防疫,與醫護人員一樣都處在高壓及高風險的工作環境。為了體恤警察同仁的辛勞,日前也針對長期執行刑偵任務人員,提供免費聽力檢查。而為讓警察們更安全地執行治安工作,再致贈一批警用反光背心,俾能在提升自我安全的條件下維護治安,保護鄉親安全。

員林分局分局長謝錫釗表示,非常感謝員榮醫療體系長年來對警察同仁的關心,此次致贈勤務所需物品,讓同仁們能安心安全執行勤務,也希望同仁堅守崗位,為維護治安而努力。

(資料來源:中華日報)

近期留言

    Social Share Buttons and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